未免不心潮澎湃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2019年4月14日,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2017级地理科学、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17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团支部在黑龙潭公园共同举办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特别主题团日活动,同时,共青团西南林业大学委员会对此次团日活动展开线上直播并发起讨论。
黑龙潭,为于昆明市北郊,是一片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在黑龙潭附近的青山上,在这个占地面积660平方米的陵园里,安葬着云南籍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王复生、张舫的忠骨.以及刘平楷的遗发。
一腔热血救民于水火,满怀壮志救国于危难。上世纪初,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王德三、王复生兄弟二人先后离开家乡云南省,前往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求学。兄长王复生在北京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囯民主运动,成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随后,王徳三也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他们在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同时,积极深入调查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魂魄托日月,肝胆照后人。1927年初,受党组织的派逵,王复生、王德三回到家乡云南,开始领导云南各族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王复生按照党中央指示前往东北,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开展革命活动。
然而不幸的是,1936年6月,王复生烈士不幸被日本宪兵抓捕入狱。敌人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使用酷刑18次之多。但王复生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
1936年8月15日,王复生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江坝被日军杀害,时年40岁。王徳三烈士在大革命失败后,及时传达并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深入开远、蒙山、文山等县指导农民运动。就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与李国柱、吴澄、张经辰3位战友慷慨就义,英勇牺牲在了昆明。
到达烈士陵园,全体同学齐唱国歌。康信、吴张捷两位同学致悼词,他们说到: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好好学习、自力更生、服务社会。和平的年代,没有了战乱,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安稳度日,此时我们更 要有危机意识,时刻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挺身而出。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随后集体默哀并依次献花
青年学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们,他们的思想往往是反映出一个时代变革的先声。一百年前的昨天,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传到北平时,北平的青年学生们掀起“五四风雷”,奏响时代最强音;一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国站起来并富起来时,中华的青年学生们为之感慨万千,努力奋斗兴中华。年华易逝、理想未改,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在林则徐广场,团支部开展了以传承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同学们用画笔把心中对五四精神、青春、共青团的认识、憧憬等进行了描绘。
随后,李倩昕、史天戈、马博琳三名优秀团员在团旗下进行演讲,带领同学们一起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五四”精神。他们说道:自鸦片战争以来,革命者们的英雄事迹于天地之间所驰骋,在不同的境遇之中演化出无穷的故事。或慷慨激昂、或悲壮雄浑。今天,我们学习革命者们,是因为他们身上寄托了我们崇高的情感;我们敬仰革命者们,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我们超越平庸的理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事,而当是非成败转头成空,最终留下的是一段激扬于天地之间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最后,团委书记高宁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微团课。他回顾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强调了在新时代如何继续弘扬五四精神,希望同学们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最后团员代表楚日希带领同学们重温入团誓词,并齐唱团歌。
此次团日活动,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进一步增强了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的理解。团员青年纷纷表示,要继续弘扬五四精神,秉承先烈遗志,凝聚青春力量,不断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西南林业大学委员会官方微博
对此次活动
进行了全程直播
反响热烈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